必威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10月11日,2023中国(宜昌)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举行“电化长江”及绿色智能船舶发展主题报告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代表共聚一堂,共研发展未来、共享发展机遇、共绘发展蓝图。
会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发改委原能源局局长徐锭明等围绕主题作报告。
能源转型是一种工具,也是一次机遇,要用好能源转型工具,抓住能源转型机遇。如何抓好能源转型机遇?在时间上,要看历史、看现在、看未来;在空间上,要、看世界、看全球;在发展上,要看经济、看人文、看生态;在战略上,要看资源、看实力、看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能源安全是的基石,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因此,各级能源工作者肩负着“两副担子”,一是确保能源安全,二是推进能源。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五大原则,即全国统筹原则、节约优先原则、双轮驱动原则、内外畅通原则、防范风险原则;做好六项工作,即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
实现零碳中国,建设绿色中国,碳中和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未来必威·(BETWAY)官方网站,清洁能源供应链将成为新能源经济的核心。
长江是货运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内河,是我国内河航运的主体,我国长江水系船舶占内河船舶的80%以上,内河减碳关键在长江,长江减碳主体在船舶。
长江流域巨大的客货运输量有利于船舶电化的可持续发展,长江水系船舶电化将带动船舶设计、建造、改装、充电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因此,需要把“电化长江”涉及的关联产业统筹起来考虑,形成“长江一链”。
“电化长江”应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必须要有产业链、供应链层面上的整体性谋划。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分步、分阶段稳步实施电化长江,逐步降低长江航运的碳排放,最终实现绿色零碳。
推动“电化长江”的实现,要按照“电化长江”总体蓝图有步骤地沿着绿色减碳、绿色低碳的大方向进入绿色零碳,实现“电化+氢化”。
“电化长江”需要中央政策的支持,要明确政策扶持范畴,积极支持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建立有效推进机制,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积极打造宜昌“电化长江”先导区,宜昌具备先行实施优势条件,要把地理位置优势、要素优势和自身积极性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形成产业发展的中枢,在宜昌形成“电化长江”的产业链、供应链协调的组织平台。
“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因此必威·(BETWAY)官方网站,在长江航运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也是推进长江航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应用现状。在政策标准方面,国家积极支持,长江保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给予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地方大力推广,行业也标准陆续出台。在船舶应用方面,纯电池动力船,一批充换电船试点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氢、甲醇等燃料动力船,甲醇作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替代燃料的趋势明显;LNG动力船,建立LNG加注站19座、长江干线座。在港口应用方面,会同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大力推进岸电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应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量2.18亿度。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的推进思路,涉及船舶、船员、港口、产业、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多方面、多环节、多部门。长江航务管理局正积极以“131”智慧长江建设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即构建一个体系——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体系;打造三个平台——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综合保障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规范一个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的长江航运市场。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系统谋划、分步推进,示范先行、稳步发展,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多措并举、同步推进。
大型化。长江船舶每年的数量是递减的,但是每年的运量是递增的,就是说单船的载货量是增加的,比如长江船舶原来的规定是长不能超过140米,现在长度可以有150米了。长江水深是有限流的,我们现在内河水系的大型化是在特定条件下的限高、限深、限宽,怎样把它做到极致?现在对限高的规定没有,只要你不碰到桥,装上两个高清晰的摄像头加一个大屏幕,限高就没有了,所以这对大型化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个也需要用智能化的技术来推进。
智能化。船舶智能化必须满足现有的要求,安全性更高,同时安装了设备还不能增加成本,所以更加精密、更加安全是智能化的目的,要不断推进智能化。
标准化。长江上号称没有两条船是一样的,正如高速公路它对车型车速的要求是有规定的,必须把我们的内河船舶做到标准化。
希望和各位相关行业的同仁们共同推进内河船舶的“四化”进程,实现万转船万亿吨的目标,促进内河航运体系(航道、港口、船舶、物流)的变革!
所谓绿色航运,是一种水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它是以最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水路运输需求,推动行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路运输系统。
船舶在整个航运过程中占到排放量的80%以上,所以船舶也是绿色航运发展的重头戏,也是我们双碳化进程中主要考虑的方面。减排的直接方式就是使用清洁燃料和新能源的替代,间接的减排方式就是使用岸电。
总体来说,燃料类型为LNG、氢能、氨能、锂电池以及甲醇的船舶使用存在一定的阻碍和问题,但还是有非常好的未来。
关于岸电政策,国家和地方都给予了很多的保证,标准规范也非常完善。三峡坝区在岸电使用上有很多的技术创新,比如《三峡通航管理办法》对使用岸电的船舶也给予了优先过闸的政策,为整个船舶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电动船的发展,从排放上看,具有很大的清洁优势。基于目前发展来看,它的技术优势在于,和电动车一样有“三电”系统,在整个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了零排放、自动化程度高、效率更高、噪音小、响应速度快、初始投入高,运营成本低。
总体来看,2010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电动船,从船舶的数量上有一个很大的增长,总电量来说也有很大的发展,船舶的电池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为保障安全,我们会对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生产的数据进行基本的判别,要求这些控制指标能够收编到一定的范围内,以此来判断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同时配合规范检验和验证,利用数字化的方式来保证安全,提供安全的保障。
从整个航运来说,电动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关注电动船特殊风险,重点关注安全性,以此构建良好的电动船舶生态。
近年来,随着绿色航运理念逐步深入,国家出台了系列鼓励长江船舶电动化的政策,产业链上产学研用单位倾力投入,“三电”技术不断迭代,“电化长江”已经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
当前,宜昌市正加快船舶电动化产业链建设,在绿色智能船舶设计、电芯、电控、建造、运营等领域形成了既有龙头,也有配套的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央地携手共进,共同塑造“电化长江”的宜昌模式,在船用电池、电控等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未来两年,长江电力将在宜昌投资电动船舶超过12艘,全部投运之后宜昌将有望成为全国电动船舶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也是纯电、氢能与甲醇等新能源技术在船舶领域应用最丰富的城市,而长江电力将成为投建新能源船舶数量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市场主体。目前通过企地携手,宜昌已经真正成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热土,将率先在船舶电动化领域形成宜昌模式,为长江流域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提供宜昌方案,打造全国内河绿色航运标准策源地和示范高地。
东湖实验室设计的分布式系统必威·(BETWAY)官方网站,能够对所有的电力分时运用,减少能量转换和电能变换的环节,实现系统效能的提升和精密性的提高,该系统不仅性能好,适航性、经济性都有明显的优势。此外,通过集成式发电,可以将发电机和冷却系统集成在一起,起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直驱式电力推进的好处即系统效能较好。关于交直流电网分层协调保护,东湖实验室也做了很多研究积累,有效解决了支流组网、交流配网在电力船舶遇到的系统保护的问题。
做好“电化长江”,一是要加强船机浆的匹配设计,二是要合理使用充换电模式,包括短距离的客船和短距离的货船,以及长距离的换电模式,按照最佳效果实现经济性。三是要实现多场景的融合应用,通过储能消耗来满足用电的需求。四是政府、技术以及相关的优势单位可以成立实体联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它在船舶设计、燃料选择、运营策划等方面都有涉及。船体性能的提升、机浆匹配、燃料等,都是加快绿色智能船舶发展的重要要素。
绿色、数字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基础,智能化的发展也是基于数字化的基础,绿色、智能是下一代船舶发展的基本特性,包括专业技术和数字技术。
绿色智能船舶想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有了安全,船舶运营成本和质量管控等成本将显著降低。现在所有电机项目必须要做热失控实验,电池包也都要采用监管式设计,每个电池包里面都考虑到了消防设施,从而大大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对电池动力进行规范,目前电池安全性也得到有效保障。
七一二所接下来将加快推进船舶智能化集成驾控系统技术研究应用,通过数字技术去支撑架构,为船舶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外,七一二所自动化团队还开始在新一代的船舶建设中研发智慧厨房技术。
139888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