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再议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的应对措施部署地方主管部门和作业单位,统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守护尽责,慎终如始,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另一方面,继续做好日常的生活垃圾清运、保洁等工作,并落实好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与关爱措施。
同时,对下一步的环卫工作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并介绍了上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部署了46个重点城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突出提高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等工作重点,努力把疫情给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在此,就“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并结合现在餐厨垃圾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的应对措施。
疫情带来的影响,已远超我们的预期,涉及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作为一位世界公民,除了同疫情作斗争,保护好自身安全外,还要对减少疫情影响蔓延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想方设法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冷静思考将要发生的一切及其应对措施,为全面复工做充分准备。
疫情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直接带来的是垃圾量和质以及垃圾分布的变化。就生活垃圾而言,居民外出减少,在家制造的垃圾量增加;酒店停业,餐厨垃圾量明显减少,厨余垃圾量明显增加;一天三餐自己做饭,生活垃圾的成分也与以往不同。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必然对垃圾的处理现状造成影响。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餐厨垃圾的处理,现在收到的餐厨垃圾量减少了50%-80%,对运营企业的收益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去年下半年开始,在46个重点城市做试点,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疫情到来又加剧了滞后,使其应对措施更加复杂,或增加了欠账和应对难度。
疫情即将过去,在新的形势下,餐厨和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否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对以后工作还会有哪些影响,关键是如何应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知道要解决问题,必须搞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重要关联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工艺技术、处理、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应对措施。
其因,非同一般,需要统筹考虑所处的背景,尤其是国家制定出台的重要战略规划,包括2018年提出的新基建(涉及七大产业,其中包含环境产业),2019年报告上总理提出“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近日发布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等,厨余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就疫情的影响而言,餐厨垃圾量的减少,会很快恢复。能否恢复到之前状态,有两种可能:能和不能。能的理由是,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恢复正常,酒店会跟随其后。不能的理由是,有可能比原来多,也有可能比原来少。
原因是,有人预测疫情过后,餐饮业会出现报复或过度消费,餐厨量将增加;也有人认为,这段时间在家用餐的习惯有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甚至会成为一种新习惯,即在家或办公室用餐方式将延续。伴随而来的是本应在酒店产生的餐厨垃圾,混入了生活垃圾,进入厨余垃圾,对餐厨和厨余垃圾的处理都会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给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工艺技术提出的要求是,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就常用厌氧工艺而言,可采取的措施是:一,厨余垃圾采用干发酵技术,或与部分餐厨垃圾混合处理,提供效率,减少废水排放;二,在厌氧环节增加高、中、低温切换功能,可调整其处理量,如量大时用高温;三,在预处理环节增加前分选环节和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可接收杂物多的垃圾,并防止因设备损害而停产。
同时,利用新基建的红利,尤其是“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工业生产的价值创造和效率优化。既是对新基建工作重点的进一步明确,也是对新基建计划的进一步强化。特别是近日发布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环境治理标准要求将更加严格,技术支撑体系需自力更生,“智能+环卫设施”和环卫产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主流。
据测算,新基建的资金投入高达25万亿,主要集中在通信网络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和基站建设等,以满足共享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及平台时代所需的公共设施必威。同时,设备的智能化和运营管理的平台化,可减少或避免人与人、人与物的接触,这是疫情防护的有效举措。
早期餐厨垃圾的处理模式,按生产工艺和产品的不同分成四种模式:脱水分离生产饲料、养虫生产蛋白质、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规模在100-200吨每天,独立建厂生产经营。在工艺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收益主要取决于政府补贴,其次受产品销路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技术越来越成熟,经营管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项目投资收益率逐渐趋于合理,虽然不够高,但比较稳定。从开始的餐厨垃圾难收集,到预处理设备容易堵塞,以及比较普遍的人才培养问题:各地第一个餐厨项目,招聘新人上岗,等于用新人开新车炼手,炼成后属于稀缺人才,容易被其他公司挖墙脚,公司再招新人炼手,如此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项目盈利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项目的投资运营属于企业行为,在追求利润的驱动下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讨,包括工艺技术的创新、工程投资建设模式的改进、规模效益的追求必威、运营条件的优化、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方面与厨余垃圾、污泥等的协同处理,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园模式,在提高投资收益方面有明显成效。
因多种废弃物联合不但有规模效应,而且还有不同废弃物之间综合利用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废弃物转化效率的提高,以及人力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实施干、湿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的量突然剧增,厨余垃圾将成为城市有机废弃物的主流,餐厨垃圾与厨余垃圾合并处理,是科学的选择,也是发展的必然。
建设模式是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工程建设模式具有成本高、工期长和效率低的缺点。概括为一点是层层分包,中间环节太多,是工程建设长时间没有解决的痛点。平均按2个中间环节计的线%的成本空间可降。
要颠覆传统工程建设模式,关键在于如何去中间层。可喜的是网络平台技术是去中间环节的有效办法。即在网络平台上,业主与各供应商直接对接,包括设备、原材料、施工和监理等必威,遵循平台运行规则,和项目主体的统一调度安排。
问题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上,即这样的平台谁来建?谁来运营维护?答案都是企业。企业作为投资运营主体,是平台的所有者,一般拥有餐厨项目建设运营经验,并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同时,需要政府引导和其他关联主体的积极参与,包括用户和平台应用程序开发者。
我国在2014年已立题开发,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构建了话梅糖工程服务众包平台。认为工程建造平台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工程建造服务化,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平等、开放的互联网共享平台,为工程建造的各主体进行工程建造服务的交易、共享和协作提供一个统一的场所和空间,即工程建造平台。
该成果已得到了应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平台会推向市场,并普及到餐厨和厨余工程建设中。尤其是疫情后,政府财政压力增大,该平台模式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更加急需和必要。
影响餐厨项目投资回收期的因素,除了工程建设成本高,还有工程运营费用高。期间,为了降低运营费用,进行了减少设备能耗、提高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开发工作,并进行了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管理水平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鼓励,环境工程运营平台的建设呼之欲出,与工程建设平台互为“姐妹”,可实现餐厨项目线上运营管理即无人智能工厂,通过大数据和优化模型,做到提质增效。
另外,工程寿命也是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的一个因素,有了智能化和平台化技术,可实现维保的专业化,做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实现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求的一张网络和一个账本。平台化运营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方便,可获得项目运行的即时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做到全过程运行数据的可追溯;优化运营条件,可实现降本增效30%以上。
按照现代环境治理政策:“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机制,落实“放管服”与合理补偿,逐渐去中间环节,彻底市场化,使盈利有保障。其实,政府补贴可以线上完成,真正做到污染者付费和市场化运作,再去掉“政府收费后再支付给运营企业”这个中间环节,这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做好监管。
去年,垃圾分类政策的出台,使厨余垃圾的处理进入了议事日程。由于,在没有做好厨余垃圾处理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强行启动了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快又反过来影响了垃圾的分类,迫使我们进行厨余垃圾处理短板的弥补工作,探讨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应对措施的意义就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疫情突如其来,前期工作又被暂时中断,并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在疫情还没有被消灭的背景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的讲话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这句话格外重要,我认为是发布会上领导们的讲话中,最有分量的话之一,也是最感人的话:落实好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与关爱。“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意味着领导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担当,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重心开始向后端延伸,从重分类到重分类后的处理和利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将成为投资的方向,也是环卫行业的一个新起动市场。
139888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