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爱泼斯坦案文件解密霍金牵涉其中;尿液是怎样变黄的?科技周览当地时间1月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安得拉邦成功发射PSLV-C58运载火箭,其上搭载了该国首颗用于研究黑洞的科学卫星XPoSat。这次发射使印度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黑洞探测器的国家。
XPoSat全称为“X射线偏振探测卫星”,将携带两个有效载荷:POLIX(X射线偏振仪)和XSPECT(X射线时变光谱仪)。POLIX可测量来自天文源的 8-30 keV 光子的偏振参数;XSPECT可提供0.8-15 keV能量范围内的时变光谱信息。XPoSat的主要任务是探测黑洞及其他天体发出的X射线年。
当地时间1月2日,哈佛大学校长克劳丁·盖伊(Claudine Gay)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校长一职。盖伊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第二位女性校长。她于去年7月出任哈佛大学校长,在任时长仅6个月,是哈佛任期最短校长。
盖伊在辞职声明中说,她近几个月来目睹学校的紧张和削弱了信任的纽带,人们对她反对仇恨和维护学术严谨的承诺产生怀疑。在与哈佛大学校董委员会成员沟通后,她决定辞去校长一职,这符合哈佛大学的最佳利益。哈佛大学校董委员会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称,校方接受盖伊辞职,哈佛大学教务长艾伦·加伯将担任临时校长。
盖伊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于去年12月一起接受国会质询,因在校园“反犹”问题上的立场招致批评。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莉兹·马吉尔(Liz Magill)已于上个月辞职。自12月开始,诸多指控开始涌现,指责盖伊涉嫌学术不端,被视为其辞职的直接诱因。盖伊的一些教师支持者认为,对盖伊的指控缺乏分量,她被指控的剽窃行为主要涉及技术性阐释,并不损害研究成果的核心原创性。
当地时间1月3日、4日,与美国“爱泼斯坦案”相关的两批法庭文件先后解密,已故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牵涉其中。
上述文件是弗吉尼亚·朱弗雷于2015年提起诉讼的部分记录。朱弗雷是一名美国女性,她声称自己在未成年时遭到了爱泼斯坦和麦克斯韦的性。2019年7月6日,爱泼斯坦因涉嫌组织未成年少女从事易在纽约被捕。据报道,他将自己的私人岛屿打造为“乐园”必威,专供权贵享乐。2019年8月,爱泼斯坦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座监牢内身亡。2021年,麦克斯韦被判处易罪,目前正在联邦监狱服刑,刑期20年。
美国阿拉斯加州环境保护部门近日证实,此前发现的一具北极熊尸体确认感染了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是报告的全球首例北极熊感染禽流感后死亡病例。
去年秋季,这头北极熊尸体被发现于阿拉斯加北部的乌特恰格维克(Utqiagvik)附近,其多个器官的组织样本在H5N1病毒检测中呈阳性。专家认为,“几乎可以肯定”它死于H5N1病毒感染。据推测,它可能曾以病鸟尸体为食并因此染疫。
由于赖以生存的海冰大量融化,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北极熊被列为“易危”物种。据《卫报》报道,自2021年以来必威,H5N1的高传染性变种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百万只野生鸟类死亡;包括黑熊、棕熊在内,数以千计的哺乳动物亦罹此难。专家警告称,极地动物从未接触过这类病毒,它们在禽流感面前尤为脆弱;一旦疫情蔓延至南极企鹅种群,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The Guardian)
过去的2023年里,有超过10000篇期刊论文被撤稿。科研论文中图像误用、篡改现象逐渐成为学界瞩目的焦点。当地时间1月4日,Science主编霍尔顿·索普(Holden Thorp)以“Genuine images in 2024”为题在官网发表社论,宣布自2024年开始,Science旗下全部六种期刊将采用一款基于AI技术的图像分析软件“Proofig”,来检测论文中是否存在图像篡改。
Proofig将在论文返修之后的阶段介入。它会分析文中图像,生成一份报告,标记图像重复、旋转、拼接和比例失真等异常情况。期刊编辑将再次人工核对,确认AI检出的图像异常是否构成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异常”可能是出于研究目的而有意为之)。如果问题确实存在,编辑会联系作者要求解释;如果作者给出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或引发更多问题,期刊将会进一步调查,采取包括拒稿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如果已发表的论文被质疑图像异常,编辑也会使用Proofig进行核查,为后续可能的更正或撤稿提供依据。据悉,Science已试用Proofig数月,在检测图片异常方面效果卓著。索普表示,之前已对一部分论文图像实施了“肉眼”审查,此次将所有包含图像的在审论文纳入AI检测,将会加强Science旗下期刊的论文审核流程,降低人为错误几率。
研究人员1月3日在Nature发表论文,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抗生素,能有效对抗一类耐受多种现有抗生素的细菌,为治疗耐药菌感染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紧迫威胁。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尤其难以对付,这种革兰氏阴性菌有一层含脂多糖(LPS)的外膜,能抵抗常规抗生素渗透,因而难以杀灭。50多年来,美国FDA没有批准过任何针对有害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新型抗生素。据估计,CRAB急染的死亡率目前可达50%。
新发现的抗生素是一种名为zosurabalpin的栓系大环肽,在针对CRAB时展现出有前景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zosurabalpin可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用于转运外膜脂多糖的蛋白复合物LptB2FGC,从而破坏CRAB的外膜结构,并使脂多糖在CRAB内部积累至毒性水平,最终杀灭细菌。在小鼠模型实验中,zosurabalpin可显著降低CRAB小鼠体内的细菌水平,并成功避免了小鼠因败血症而死亡。此外,zosurabalpin 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高度特异性,或可在不破坏原有微生物组的前提下治疗感染。新发现为靶向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等其他革兰氏阴性菌的LPS 转运系统打开了大门。目前zosurabalpin已投入临床试验评估。
尿液主要来自于其中的尿胆素,但尿胆素代谢途径的关键——将胆红素还原为胆素原的细菌酶,却一直杳然无踪。近日,研究人员终于锁定了一种肠菌分泌的胆红素还原酶——BilR,揭开了尿液变黄背后的谜团。
尿胆素主要源自衰老红细胞崩解产物的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天,70公斤左右的正常成年人每小时约有1~2亿个红细胞被破坏,每天释放约6g血红蛋白,每克血红蛋白可降解生成35mg胆红素。胆红素在肝细胞中结合葡糖醛酸,生成水溶性强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菌作用下生成胆素原。无色的胆素原在肠道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为黄褐色的胆素,成为粪便的主要颜色来源;10%~20%的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入肝,其中大部分(约90%)以原形随胆汁重新排入肠腔,小部分(10%)进入循环随尿排出,称为尿胆素原。正常人每天随尿排出约0.5~4.0mg的尿胆素原,其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成尿胆素,成为尿液的主要颜色来源。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筛选肠道菌群,运用生化分析和比较基因组学手段,确定了将胆红素还原为胆素原的胆红素还原酶BilR。通过鉴别关键基因序列,发现BilR主要由厚壁菌门细菌编码。对人类肠道宏基因组的分析表明,健康成年人普遍携带BilR,但新生儿和肠炎患者往往会缺乏BilR必威。这可能会造成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黄疸甚至神经损伤。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在胆红素代谢中的作用,强调了肠-肝轴在维持胆红素平衡中的重要性。相关论文1月3日发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
13988888666